自2009年,学校首次出台“学术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学科”的双支计划以来,历经2013年、2016年、2018年、2020年、2023年五次修订。根据最新修订《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经个人申报、各中层单位和科技管理处及人事处初审、校学术委员会科学研究与学术评定专门委员会会议评审、校长办公会审定,共440人入选相应层次并于日前公告。本年申报及资助呈现如下特点。
人才量质齐增,入选竞争激烈
一方面符合条件人数越来越多。在新版文件全面提升入选层次条件的情况下,符合层次申报条件人数572人,依然超出限额总数92人。其中45岁以下人员451人,占78%;满足某一层次多个条件的人数达125人,占21%。另一方面入选高层次竞争更加激烈。符合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人数分别超限额数7人、23人和27人,降层次或落选资助比例分别达41%、60%和36%。呈现出学术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科研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凸显的良好局面。
兼顾累积贡献,突出限期业绩
鉴于本轮资助首次由原层次研究经费资助变换层次岗位激励资金,绝大多数新入职教师学术成果产出知识产权不归属于学校,且部分教师已有“人才引进专项”特支科研启动费等原因,为健全学术人才分级分类的动态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在充分体现多年累计贡献的层次申报条件前提下,优先考虑对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声誉提升的突出贡献,更加注重了入职后限期内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业绩在层次入选评审中的参考作用,对年度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计分未达6分者不予资助,对入职未满1年的参评人员暂缓资助。
激励青年人才,助力新兴学科
在相同条件下,适当兼顾青年学术人才和新兴学科的成长与发展。45岁以下青年人才资助人数达333人,占总资助数的75%,其中第五及第六层次288人,占层次资助的82%,资助人员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资助范围覆盖全校93%以上的院(所、室),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水利水电学院增幅最大,入选人数从2021年的各1人分别增加到5人和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