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发展规划研究述评
——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2000—2022年)的梳理
王正梅
[摘要]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文献资料,我国高校发展规划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90年代,发展于21世纪初。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到2000年至今研究文献的主题与视角主要集中于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发展规划的制定、发展规划的实施、某一类型(具体)高校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国内外比较等方面,研究方法以理论思辨、个案分析、比较借鉴为主,存在研究力量薄弱、研究质量有待提升、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未来,需进一步加强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以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主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育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校管理手段,一个科学的高校发展规划对于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大学治理效能,实现大学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各高校都极为重视本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近年来,国内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高校发展规划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梳理,以期推动高校发展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进一步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资料统计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关键词“发展规划”在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内分别进行题名精确搜索,排除检索结果中重复发表以及无关研究等情况,共检索到1979年至2022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295篇。就现有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横向文献种类方面,高校规划问题研究文献绝大部分集中于期刊论文,期刊来源的研究文献总数占全部研究文献的84.44%,只有少量文献来源于学位论文和报纸;纵向历史各年度发表的文献数量方面,我国开展高校发展规划问题研究最早始于1983年潘潮玄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厦门大学十年规划的几个原则问题》、肖梅发表于《苏联问题参考资料》的《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2篇文献,拉开了高校发展规划研究的序幕,此为研究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研究起步阶段,每年的相关研究文献为1~3篇。自进入21世纪起至今为研究发展阶段,尤其2005年以来,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发展规划工作,高校规划研究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每年发表的研究文献基本在20篇以上,其中发表文献较多的年份依次为2011年(32篇)、2016年(24篇)和2006年(24篇)。各年度研究文献情况见图1。
图1我国高校发展规划研究文献趋势图(1990—2022年)
总的来说,高校发展规划研究年度发表文献数量总体与我国高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工作实践相吻合。国内高校发展规划相关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为各级各类教育简政放权。全国各高校随之着手根据各自校情,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宏图,较早的高校发展规划为清华大学制定的《清华大学“八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随后,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将高校校长拟定发展规划的职权予以固定下来,由此,陆陆续续一些高校开始按照教育法律规定,启动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规划。2003年,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3次会议,要求各高校要精心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的全面铺开。由此,每到一个五年规划的收官或开局之年,高校一般会总结上一个五年时期的工作得失,编制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随之形成高校发展规划研究的高峰期。考虑到2000年前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重点梳理2000年起至今的文献研究情况。
二、研究主题与主要观点
(一)发展规划基本内涵的研究
1.概念界定
开展某一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就其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分析。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再深入探讨其他问题。林勇等人认为,高校发展规划是指以高校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系列教育活动而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合理的谋划,是高校践行办学理念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高校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诉求积极主动、体现和谐理念、彰显优势特色,谋求学校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1]。罗布江村则指出高校发展规划是对关系学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所做出的总体部署,事关现代高校的生存发展[2]。别敦荣认为战略规划是对高校发展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是基于高校现实状态而进行的面向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的设想[3]。包水梅主张发展规划是在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为保持高校可持续发展而对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进行的谋划、安排或展望[4]。张晶提出发展规划是高校对未来发展的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是高校为自身发展制定的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及其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策略和途径[5]。
认真比较各位学者关于高校发展规划概念的具体阐述,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发展规划的未来指向性这一核心特性。所不同的是,包水梅对规划的定义特别指明了发展规划的前提基础,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基础。而林勇对规划的定义则更为全面详细,也突出了规划的目的性。罗布江村的阐述则显得简洁得多。
2.内容结构
综观各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文本内容,一般来说,高校发展规划是一个整体规划体系,包括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横向上,有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各专项规划;纵向上有校级、学院、系组、项目等各层次规划,各级各类发展规划相互衔接、配合,共同支撑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就某一个发展规划文本来说,一个完整的高校发展规划文本应包括发展基础(现状)、发展环境(背景、形势)、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当然,各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维度对高校发展规划作出了各自的解读,但学者们的主要核心观点基本一致。如,韩映雄和唐安国提出高校发展规划应包括学校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发展要素和保障系统[6]。孙正林和邹本存指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包括三个部分四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三部分为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发展规划,四方面为学校的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发展要素和保障系统[7]。
3.价值意义
学者们基于自己的判断撰文发表了各自对大学规划意义的看法和见解。别敦荣结合青岛大学案例认为,高校发展规划在理论上有助于大学形成一种系统理性的发展哲学、一套全员主动参与的管理理念、一个注重效率的发展观;在实践上规划具有明确高校发展行动方向、凝聚人心、提供工作依据等重要意义[3]。陈廷柱认为战略规划对于转型阶段的高校具有重要意义:以内部合法性为主导的转型之路,使高校走出了依附式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共治共管的新机制,确立了管办评分离的基础。同时,陈廷柱也指出转型期的高校发展规划面临着“项目治教”、合法化机制如何构建、内部合法性是否足够稳固等挑战[8]。相对于其他学者只从理论上泛谈高校发展规划的意义,别敦荣的观点结合具体大学案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解读高校发展规划,其观点显得更有说服力。而陈廷柱等学者不但阐述了高校发展规划的正向价值意义,也同时关注着高校发展规划面临的严峻挑战。
4.作用效能
武亚军基于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及高校的组织特征,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的一般框架和理论假说。武亚军选择香港科技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三所中外知名大学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后,认为研究型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成功体现了战略规划的巨大作用,并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及实施过程中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流程、理性基础上的参与式规划模式及其实施对大学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陈廷柱则另辟蹊径,基于校长与战略规划二者关系探讨战略规划的作用。他认为相对于校长,战略规划具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依据校长和战略规划之于高校发展作用的强弱组合,陈廷柱把高校分为“问题学校”“问号学校”“风险学校”“理想学校”四种类型。仅仅强调校长的作用不够,甚至有风险。因此,战略规划与校长能够一并发挥作用才是最理想的[8]。从哲学角度上看,凡事大都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一面。毋庸置疑,发展规划对于高校发展具有积极、正面的各种推动促进作用,大多数专家学者对此作了各种视角的分析研究,但鲜有人关注高校发展规划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未来仍需加强相关研究。
(二)发展规划制定的研究
1.策略方法
一个高校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既需要高瞻远瞩地研判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又要全面结合高校自身发展基础,实事求是地分析高校存在问题,精准定位,确立高校未来的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任务。因此,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过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具体方法、原则、思路、策略等也自然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重点。
张桂国和吕美荣主张编制高校发展规划必须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文本要求[10]。杨玉兰认为应从精心组建编制团队,提高编制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院校研究,重视信息资料库的建设,加强沟通交流,制定具有凝聚力的规划文本等几方面提升大学发展规划编制水平[11]。包水梅、孙正林等人提出了发展规划应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灵活性、创新性等等原则。刘志民和杨友国认为高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多元复合系统,横向、纵向上包涵各级各类的子规划。受各自利益所限,各个子规划之间的制定与实施中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因此应从指标分解、动态弥合、资源导向、保证重点、舆论引导、民主参与等几方面入手,以实现各个子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从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几方面在事前、过程、结果几个环节确立一套完整的规划评估监控机制[12]。别敦荣主张高校发展规划需要进行战略研究,战略研究是大学发展规划的基础,它有助于解决高校发展面临的全局性问题、重大问题和长远问题。没有战略研究的高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应景性行政行为和缺乏灵魂的文字游戏及资源浪费。因而,高校必须全面研究本校校情,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教育发展形势,对本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发展规划[13]。
2.存在问题
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必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制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张桂国和吕美荣认为我国高校在制定规划时普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重规划轻战略、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编制过程理性不足、实施机制不完善、文本语言存在问题等六个问题[10]。黄真金和胡天佑主张高校发展规划应按照一定的专业模式来建设和发展,以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然而现实中的高校发展规划编制人员存在着专业性认识不足、专业修养不高、专业实践不多、交流平台欠缺等问题[14]。王鹏从复杂性科学这种全新视角来审视高校发展规划。他指出,现实的中国实践中,高校发展规划存在着以高校发展事实作为对象,借助经验或数学工具以求发现规划中各种事实简单性因果关系的简单思维,进而表现出了高校发展规划的绝对理性模式、计划管理趋向、缺乏必要的弹性等现象[15]。叶世满和冒澄专门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中观环境分析情况,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对宏观环境的剖析不够深入,对研究型大学群特征的考虑不够周全,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不够具体,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缺乏关注[16]。
(三)发展规划实施的研究
发展规划的实施是高校落实发展规划,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发展规划制定得再完美,也需要高校严格落实和实施,否则,发展规划也最终沦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局。在发展规划的实施环节,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发展规划在实施中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此一些学者作了深入探讨。
1.实施路径
认真分析各校发展规划的文本内容和发展规划的实际落实过程,发现各高校实施发展规划的常规性路径多从思想观念、组织机构、资源保障、评价监督等几个方面入手,所不同的是各高校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细节各有差异,如刘国瑜对6所教育部直属农林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进行梳理,发现这些高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工作、制定年度计划、强化资源保障、加强监督评估等常规性措施。除此之外,刘国瑜认为农林高校还应加强绩效评估、培育支持性文化、建立外部环境监控机制等[17]。王文俊还专门针对重点高校发展规划实施的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建议高校完善规划实施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参与程度和实施深度,发挥战略领导、沟通控制、组织文化等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的支撑作用[18]。针对高校发展规划实施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胡志华撰文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应从加强规划的学习和宣传、统筹安排规划目标和任务、建立规划目标驱动的工作机制、适时对规划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第三方评估等几个路径去实施发展规划[19]。
2.实施困境
别敦荣、张应强、刘献君、李忠云、周雄等学者撰文对当前高校发展规划实施中的困境与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表现为实施走样、随意性强、规划与年度计划脱节、规划因上级政策变化及学校领导变化而随意调整等情况。汪敏生认为可把是否有反思、资源配置、评估指标和保障机制四点作为判断高校规划是否实施的依据,进而提出高校发展规划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缺少编制的动力、科学性,规划实施有待制度创新,缺乏必要的组织支持与监控机制等问题[20]。透过现象看本质,究其原因,影响高校发展规划实施的各种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制定的发展规划本身不符合学校实际,导致难以执行实施;二是高校制定的发展规划本身没有问题,但高校内部运行体制不健全,实施部门执行不到位;三是经济、科技、社会等高校外部环境出现变化,以及国家政策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高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各类型高校发展规划的研究
根据教育部有关资料,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本科1270所、专科1489所),这其中既有一些办学水平一流的知名高校,也包括了很多普通高校。这些普通高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制定、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中没有精准定位发展目标和错位发展,从而出现“千校一面”的趋同现象。对此,很多专家学者针对地方院校、研究型大学、综合性院校、行业院校等等各种类型高校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刻反思。
1.某一类型高校发展规划的研究
孙崇雪和李博超强调当前地方师范类高校发展规划存在目标定位太高、师范教育特色迷失,对学校发展现状认识不足,具体战略目标重数量、轻质量,缺乏学校内涵的提升,规划的权威性、有用性未能体现等问题[21]。贺新宇和易连云对我国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进行总体的分析后,认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存在着认识不足、理念趋同、定位脱节、特色不鲜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贺新宇和易连云建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设置专门机构、规范制定程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确保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以推动学校快速健康发展[22]。还有研究者采用比较视角对多所农林高校发展规划进行对比研究。翟洪江和李岿然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法,从发展定位目标、学科建设等六个方面对中国农大等八所农林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八所农林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既存在关注学科等一些共性,也有一定定位差异[23]。总的来说,这些专门聚焦于各类型高校发展规划的研究文献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各类高校发展规划存在的通病和核心问题———未能精准发展目标和体现鲜明办学特色。
2.某个高校发展规划个案的研究
“窥一斑而见全豹”。当诸多学者对高校发展规划开展宏观性理论探索时,也有一些研究者把研究视野微观聚焦于具体某一高校,进行解剖麻雀式分析。这类研究学者多以高校领导为主,高校领导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并参与本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高校发展规划的单纯理论研究者相比更具有实践优势。蒋树声结合南京大学案例认为研究型大学战略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战略目标,要科学定位确定战略目标,凸显品牌与特色,要围绕目标明确战略措施的重点,措施突破口在于学科与队伍[24]。谢红星结合武汉大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际情况,主张高校制定发展规划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同时谢红星还强调了规划的实施、协调、衔接等问题[25]。徐明稚结合东华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提出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与设想,并详细阐述[26]。与高校领导等规划工作实践者和高校规划领域单纯理论研究者所不同的是,别敦荣教授既是高校规划领域资深的理论研究者,同时又亲身经历了一些高校规划的实际制定过程,结合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两者的长处,故对高校规划具有更深的体会。别敦荣教授理论联系实践,结合青岛大学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高校领导所撰写的规划案例研究文章,实践过程阐述非常详细,具体介绍本校开展发展战略规划中有益经验,但仍需将本校个案的有益做法进一步运用专业理论梳理强化,提升到高校发展规划领域的共性经验。
(五)发展规划比较的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西方发达教育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不少学者希望从国外高校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先进经验,借此取长补短。
1.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一部分学者撰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多所一流大学规划的文本内容、制定及实施过程、战略理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相关启示、借鉴意义。王鹏和赵正洲选择英国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方四所著名大学作为案例,仔细对比分析四所大学的发展规划文本主要内容后,认为发展目标的科学性、规划内核的学术性、环境把握的准确性、一流人才的重要性及战略措施的针对性是四所大学发展规划的共同特征,进而主张我国大学发展也要科学定位、学术至上、以人为本、审时度势及选择特色发展战略[27]。另一类学者则单独以国外某一所大学的规划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李建忠借牛津大学战略规划的内容、特点和核心理念的个案阐述,提出了我国高校制定规划必须以大学的使命为前提,以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为其核心,以发展本校优势科目、保持其特色为主要内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为前提等等几点启示[28]。还有学者从宏观理论上阐述西方国家高校发展规划的方法、模式等有关问题。陈建华专门介绍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学校发展规划(SDP项目)的产生背景、定义、内容、制定步骤等内容[29]。
2.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比较
我国港澳台地区在20世纪60—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着教育的大力支撑。相比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的历史较短,甚至在某种程度比内地高等教育历史还短。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在短短的时间内走向国际高等教育的前列,且港澳台地高校发展深受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对内地高等教育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郭碧环和胡天佑就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成功大学校务发展计划的拟定程序、内容及实施特色,认为成功大学校务发展计划具有顶层设计分工研拟、突出重点领域、培育特色等五个特征,进而主张大陆地区高校制定发展规划要考虑参与性和能见度、有足够的保证规划实施的经费预算、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加强实施绩效考核等[30]。占慧、陈楠和潘月明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发展规划的内容,不约而同指出香港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具有准确定位、重视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以人为本、提倡国际化等特点[31]。
总体来看,无论是西方教育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港澳台地区高校,各个高校发展规划的共同特点无一例外都集中于重视先进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所不同的是具体每一所高校的规划因各自实际情况而存在不同侧重点。
三、研究不足与反思
综上所述,经过近几十年对高校发展规划的深入研究,高校发展规划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主题也多种多样。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系统,为高校发展规划研究的下一步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反思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规划有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研究力量需进一步充实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渐扩大,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要求我国各高校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高校发展规划工作也日趋重要,规划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也需要更多的高校发展规划工作者开展规划领域的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近年来,从事高校发展规划的研究人员逐年壮大,涌现出一批专业的规划研究“新兴力量”,成立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专业组织,而这其中有很多是高校发展规划的实践工作者,这些发展规划实践工作者具有丰富的规划工作经验,但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欠缺。“新兴”的规划专业研究力量多为“各自为战”,很少组成研究团队,致使规划研究深度不够,研究特色不够鲜明。因此,我国需要更多的既懂高校发展规划业务,又具备系统发展规划专业理论的专业研究人员,形成更多具有鲜明研究特色的高校发展规划专业研究团队,充实壮大研究力量。
(二)研究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作为院校研究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高校发展规划研究目前已形成了自身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其中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创新和原创突破较少。一些理论研究人员缺乏高校发展规划实际工作经历,无法瞄准高校发展规划的靶心问题,研究思维固化、视野狭窄、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结果失真,在进行理论分析时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无法全面把握高校发展规划问题,就事论事,生搬硬套地借用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概念,缺乏理论深度和解释力,在进行实证调查时,将复杂的规划问题简单、机械地量化为孤零零的数据,样本涵盖范围不完整,数据分析工具不科学等问题,使得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与实际情况脱节,形成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两张皮”现象,因而亟需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研究方法需进一步创新
当前,高校发展规划研究的方法更多地集中于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缺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多数论文以理论思辨探讨为主,很少开展实证量化分析。事实上,高校始终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各方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每一个问题的发生与解决都需要从社会中寻找其根源。高校规划问题也不仅是高校内部问题,而更是一个高校外部社会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和应用问题。研究者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采用哲学的思维,以教育学的视角客观地研究高校发展规划问题,不仅需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方法科学地量化高校发展规划问题,以弥补理论思辨的不足,与理论思辨相互印证。
结语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发展规划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无论是研究主题、研究力量,还是研究视角与方法等方面,均有进展,但也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客观的态度反思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展望世界,放眼未来,要确保我国高校紧跟时代的步伐,融入全球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就必须要求我国广大高校发展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密切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动态,加强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为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